近期,省委政法委將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我區的群眾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滿意度進行測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以來,仲愷司法為民都有哪些工作清單吧!
——構建了多渠道、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 建成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區整合公證員、律師等法律服務資源為群眾提供公證業務、法律咨詢解答等業務;鎮(街道)建立了“所所對接”機制,整合律師、司法所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等法律服務資源;村(社區)實現了53個村(社區)法律顧問100%全覆蓋,打造了“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同時,省司法廳統一搭建了“廣東法律服務網”信息平臺,群眾有法律問題,只要撥打12348熱線電話、登錄網站、掃碼微信公眾號或者前往三級實體平臺,均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
——開展了一系列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 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組建“中小企業法律服務團”走進企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助力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工作,組織開展《民法典》宣傳講座。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9月),辦理各類公證事項1562件,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186人次(注:統計三級平臺及電話咨詢),開展法治講座163場次,其中《民法典》宣傳講座48場次,提供法律援助8宗,其他事項66宗,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的法治獲得感。
——化解了一批社會矛盾糾紛 組織實施《仲愷高新區關于強化人民調解自治組織 維護基層社會穩定三年行動方案》,積極探索仲愷版“楓橋經驗”。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妥善化解基層社會矛盾,今年以來,5個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含村級)共調解社會矛盾糾紛211宗,成功209宗,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目前,目前,全區共有人民調解組織59個,其中鎮(街道)級5個,村(社區)級53個,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1個。有專職人民調解員10人,兼職人民調解員239人。
——組織開展社區矯正工作 今年以來(截至9月),新接收社區矯正對象76個,解除社區矯正61人,累計開展社區矯正137人。幾年來,未發生社區矯正對象脫管、漏管及重新犯罪案例。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服刑人員家屬遠程探視活動,截至9月,共提供了340次遠程探視,有效踐行司法為民服務宗旨。
平安有您!請您為我們的平安指數和幸福指數投上滿意的一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