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春風雨露”,暢通“金融血脈”,做優“金融生態”,更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關鍵之舉。近日,仲愷高新區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政銀簽約儀式在仲愷科融大廈舉行。會上,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分別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惠州分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四大行將在三年內向仲愷各類市場主體累計投放資金總額不少于本外幣4000億元的信貸支持。
會議分主、分會場進行。主會場上,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吳獻民出席會議并講話。區財政國資金融局匯報了金融工作情況;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局匯報了招商引資情況,并對“政銀擔”等惠企政策進行了宣講;區內銀行、證券、保險等29家金融機構和企業、平臺代表立足自身特色,圍繞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主題談感受、提建議。隨后,在分會場的銀企對接座談會上,區直相關部門、銀行機構及企業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四大行三年內將為仲愷提供4000億元信貸支持
金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實體經濟血脈。近年來,仲愷高新區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項目建設、民生事業方面能力顯著提升,2023年仲愷高新區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28.61%,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20.67%,增速均遠超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是仲愷金融業的中堅力量,存貸款規模合計約占全區7成以上,在支持仲愷經濟發展、維護金融穩定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推動政銀企精準對接,提升金融發展質效,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當日,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分別與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四個惠州分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期內,四大行將圍繞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重點建設項目、民生領域及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擴大投入規模,探索多樣化合作模式,累計投放總額不少于本外幣4000億元的信貸支持,以金融之力應發展之需,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工行惠州分行近年來圍繞仲愷“5+1”產業體系提供金融支持,同時推進城鄉聯動發展戰略,通過“金融服務點+金融助理+金融外拓+遠程服務集約運維保障”的創新模式,不斷下沉對鎮街的金融服務觸角,先后在潼湖、中韓產業園設立了兩家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點,今年計劃在瀝林英光片區,瀝鎮路沿線完成布點落地。據悉,惠州工行將在未來3年內,圍繞仲愷基礎設施、民生、生態環境、產業等領域,提供累計融資投放不少于本外幣1000億元。
農行惠州分行主動對接仲愷區“5+1”現代化產業體系、潼湖生態智慧區、人工智能產業園等重大產業平臺,大力提供項目融資、結算及增值等金融服務支持。未來三年,將圍繞服務實體、鄉村振興、為民金融多個方面累計投放不少于本外幣1000億元的信貸資金。
中行惠州分行主動對接和響應區重大項目資金需求,舉辦多場銀企對接會,助力重點產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未來三年,該行將圍繞市政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項目、中小企業等領域,提供總額不少于本外幣1000億元的信貸支持。
建行惠州分行著力解決區內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為仲愷2957戶小微企業提供超過30億元的融資支持,其中純信用貸款余額超過17億元,還以“仲愷高新區科技企業創新積分”為基礎,推出“科技企業創新積分貸”,已為積分庫內的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4億元。未來三年,該行將通過債權融資、股權投資、新興金融產品等方式,投放信貸資金不少于本外幣1000億元,全力推動仲愷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及重大項目建設。
金融對仲愷實體經濟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華科明珠公司是惠州首家廣東省科技企業加速器平臺,2022年在東江科技園投資建設了華科東江新能源產業孵化園,現入駐企業11家,“我們項目企業帝恩公司最近拿到了首本廠房分割不動產權證,企業對仲愷的高質量服務、高效率辦事贊不絕口。同時,首創推行銀行分層解押政策,解決了項目存在抵押無法辦證的難題。”座談會上,華科東江新能源產業孵化園負責人表示,首證的取得,不僅是對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持,更是對企業信心的極大提振。
“從我們項目落地到開發建設及投產運營,離不開各金融機構的賦能支持,近期工行、建行還將送服務上門,為園區企業解決融資渠道困難的問題。”仲愷中集智谷和中集智城是深圳中集產城開發建設的產業園區,目前已引進105家深莞優質制造業企業落戶惠州,總部整體搬遷至惠州超55家。
仲愷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有力支持,以金融賦能“制造業升級”、“科技創新”、“百千萬工程”更是尤為關鍵。仲愷高新區積極為企業、平臺、銀行“牽線搭橋”,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為發展注入“加速度”。如TCL模組整機一體化、億緯動力電池等項目都獲得了近百億級銀行貸款支持,助推了項目快速建成投產;近期簽約的優必選人形機器人項目,得到了市區兩級產業基金的支持,實現了項目快速落地。
而“百千萬工程”開展以來,仲愷也一直和區內金融機構攜手探尋金融服務“百千萬工程”的路徑方向。如工行仲愷支行研發推出“村組貸”,向惠環街道紅旗村審批發放了全市最大一筆、全區首筆500萬元的“村組貸”;惠州農商行仲愷支行推出“村易貸”“東江易分期”等多款特色貸款產品,發放貸款2330萬元,全力打造“村村通政務+戶戶通金融”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
據悉,截至2023年12月末,仲愷區制造業貸款余額超800億元,比年初增長21.11%,占全部新增貸款比重達51.49%;去年12月底辰奕科技在深交所創業上市,近期區內一家企業有望獲IPO注冊批文,全區境內上市公司達10家,占全市一半,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打造“金融機構最友好縣區”
“我們的實體經濟將保持較高的活躍度,仲愷的金融發展市場廣闊。”據介紹,目前仲愷存量企業近3.5萬家,“四上企業”近2000家,經營主體總量達9萬多家,同時今年還計劃推動70宗拿地項目動工建設或竣工投產,依托工業標準廠房引進300宗以上項目,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增長10%。與此同時,近三年該區落地項目1076宗,總投資額約1666億元,達產后總產值預計4210億元,總稅收約123億元,落地了諾達鋰電、拓邦智控、科力爾、波頓電子等項目,這些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或試產中,如按通常的總投資額60%預估融資貸款需求,就需要約1026億元的貸款支持。
隨著仲愷“5+1”現代化產業體系壯大,以及各產業園區建設對融資需求多元化,需要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創新力度,注入金融動能。接下來,仲愷將持續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圍繞“制造業當家”戰略,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制造業信貸投放,實現制造業新增貸款占增量50%以上;出臺企業上市獎勵政策,發展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組織開展系列融資對接活動,下沉基層、走入園區、深入鄉村,暢通銀企對接渠道;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千萬工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涉農企業及項目的支持。
“科技創新始于技術,成于金融”。作為國家高新區,科技創新是使命任務,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更好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不精準、融資難、融資少等問題,近期該區計劃出臺《仲愷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推動科技創新再添新動力。
同時,仲愷將持續用力打造“金融機構最友好的縣區”,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創造優質環境條件,為金融業發展保駕護航;繼續積極引進銀行機構、保險公司、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來仲愷設立投資基金和分支機構,不斷壯大區域金融實力。通過政金企三方緊密合作,建立對接長效機制,形成政府部門主動搭臺、金融機構精準服務的良好氛圍,不斷優化企業融資環境,推動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說仲愷金融】
目前,惠州市銀行機構33家,在仲愷設有分支機構的有21家;
現有證券公司2家、保險公司13家、小貸公司4家、典當行2家;
基金40支,基金總規模超50億元;
A股上市公司10家,占全市總數之半,市值占比達80%;
境外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掛牌6家,新四板掛牌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