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為貫徹落實《惠州市2022年東西部協作工作要點》,加強我區與黔西南州安龍縣的商務對接、產業合作與學習交流,6月14至17日,由仲愷高新區委常委、區黨群辦主任譚少聽帶隊仲愷工商聯(總商會)的商會、會員企業以及城發集團等12人組成考察團,前往黔西南州開展東西部協作交流活動。考察團一行受到安龍縣委、縣工商聯、義龍新區政治部等相關負責人的熱情接待。
簽約協作,聯兩地衣袂
考察期間,兩地召開了安龍·仲愷東西部協作聯席會議。會上,區工商聯相關商會、企業負責人與安龍縣簽約對象簽署項目合作協議,簽約項目6項,捐贈項目資金12萬元,以及惠州市錦好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200副價值10萬余元助聽器等物資。考察團觀看了招商引資宣傳片和了解了相關招商政策推介。譚少聽表示,安龍縣地大物博、得天獨厚,各行業發展與我區行業有可深掘的互補潛能,未來兩地協作共建的潛力足、空間大。并希望在此后的雙方交流發展中,打好消費協作的推進牌,打好產業轉移的建設牌,打好文化旅游的宣傳牌,促進兩地合作再結碩果。
在仲愷產業園區現場,譚少聽聽取了仲愷城發集團在安龍縣投資建設的瑞龍產業園的建設情況及發展規劃。他指出,瑞龍產業園是兩地產業轉移、共商發展的示范基地,接下來要乘政策之東風,聚焦工業項目、人才引進,高效務實地打造特色產業園區,以創新驅動帶動安龍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走訪交流,掘合作潛能
考察團在安龍縣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貴州豐頤萬石季糧農業、石材園區、萬洋眾創城及安龍養身谷基地、摩爾農場等工業企業及康養項目。認真聽取企業的基本概況、發展前景。考察團紛紛表示,安龍縣工業處于起步階段,在特色產業發展中有巨大潛能及合作機遇。此行惠州仲愷民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安龍縣工科局簽訂戰略產業合作協議,擬從產業合作上駛上“快車道”;廣東惠貨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安龍縣愷安農產品供應協會(助農館)簽訂購銷合作協議,為兩地消費協作注入“新活力”;仲愷陳江商會與安龍縣龍城商會、仲愷瀝林商會與安龍石材協會簽訂 “友好”合作協議,為加強商貿交流擴大“朋友圈”。考察團接下來將進一步參與東西部對接協作項目,為東西部對接協作再續動力。
踏跡古都,促文旅發展
為深度學習安龍縣當地文化,考察團前往安龍天榜山下的“十八先生墓”。考察團聽解了南明永歷朝臣吳貞毓等十八人的忠貞事跡,領略了錚錚鐵骨、高風亮節的忠義品格。在場人員無不駐足感嘆,潸然默語。在招堤園區,聽取了晚清名臣張瑛、張之洞父子為當地文化、教育事業殫精竭慮的事跡,追溯安龍“加油”文化的歷史淵源,汲取“開放、包容、拼搏”的安龍精神,經受一場深刻的精神洗禮,為仲愷、安龍兩地文旅發展、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行惠州市擁和商貿有限公司向篤山鎮中心小學捐資助學2萬元,是對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拓展考察,促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開拓協作思路,打通產業與鄉村振興發展同頻共振渠道,考察團在義龍新區政治部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走訪了貴州振華義龍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貴州鵬昇(集團)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并詳細了解了企業的產品特色和發展優勢,就如何運用好地方資源優勢協作發展進行了探討交流。
在納具和園康養小鎮和萬峰林街道,考察團參觀了獨具民族風情特色的康養項目和青山環護的美麗鄉村建設,為其以康養產業與民族特色相結合、鄉村振興與自然景觀互融通的創新模式為之觀嘆,為我區的文旅產業打造、鄉村振興工作打開新思路。同時,考察團表示將回惠利用自身商會、企業資源,大力宣傳推廣黔西南州的文旅、文創項目,推薦更多外地人來黔投資、學習、培訓,助力當地鄉村振興發展。
潤物無聲,耕耘有痕。此次考察行程緊湊而充實,交流有序而高效,考察行程既有立足東西部協作為本,通過開座談、簽協議、進企業、看項目,貫徹落實了市委、區委的有關工作部署;亦有學習精神為輔,筑牢理想信念、振奮發展信心、提升文化自信。通過本次考察活動,深厚了仲愷高新區與安龍縣兩地手足之情,仲愷工商聯(總商會)將加大落實市委、區委關于東西部協作的工作要求,依托基層商(協)會的資源與平臺,助力推動兩地發展打開新局面,形成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