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以及經區黨工委審計委員會批準的2023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區審計分局派出審計組對產業園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展跟蹤審計調查。現將審計調查結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總體評價
本次審計結合工程進度,重點抽查了區人工智能產業園和潼湖生態智慧區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就建設項目施工管理和投資控制等方面開展審計調查,包括濱河大道(松嶺大道至工業大道段)等5個項目。
審計結果表明,相關單位貫徹落實區黨工委、區管委會工作部署,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各建設單位加強了對中標單位和建設項目的管理。一些問題實現“邊審邊改”,有效促進了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審計推動相關單位施工現場管理和投資成本控制工作水平進一步規范提升。推動了一批市政道路建成通車,節約了財政資金。
但審計調查也發現,相關建設項目在前期工作、施工管理、投資控制等方面存在問題,需引起重視,加以改進和完善。
二、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項目工程質量相關問題。危大工程施工未做好安全生產管理、深層攪拌樁設計及施工管理不到位、工程變更程序不合規。
(二)建設進度緩慢。一些項目人材機等投入不足,進展緩慢。
(三)施工單位虛報工程量。碎石墊層偷工減料、未按圖施工并擅自變更,虛報工程費用。
(四)文件、方案編制不規范。施工方案編制不規范、招標文件編制不合規,評標委員會履職不到位。
(五)項目管理人員相關問題。監理單位管理人員資質與合同約定不符、施工單位管理人員缺崗率較高。
三、審計調查處理及建議
針對審計調查發現的問題,區審計分局依法征求了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出具了專項審計調查報告,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意見。同時,針對審計發現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強化履約監管,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加強對各參建單位人員在崗履職情況的監督管理,建立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程質量責任機制。二是加強現場管理,發揮投資效益。規范項目建設程序,真實客觀反映施工過程。三是明確整改措施,確保整改實效。認真查找原因,列出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實行動態銷號管理。
四、審計調查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相關單位高度重視,逐項對審計發現問題明確整改責任主體,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區審計分局將依法對被審計單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