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
1.宣傳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執行上級的決議、決定;研究決定本鄉鎮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2.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廉政建設以及黨員教育工作;負責思想政治、宣傳教育、意識形態、精神文明、統一戰線、民族宗教等工作。
3.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做好干部的教育、培養、選拔、考核和監督工作;協助管理上級有關部門駐鄉鎮單位的干部。
4.組織實施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組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引導和扶持各類經濟組織的發展;按照職責權限做好鎮村規劃、建設、改造和管理工作。
5.統籌負責轄區公共服務工作,著力改善民生;統籌村(社區)各項事業發展,大力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培育社會組織,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創新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工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社區扁平化管理,為群眾提供更為方便的民政、教育、文化、旅游、體育、科學技術、衛生健康、養老、就業保障等方面的服務。
6.統籌負責轄區綜合治理工作,做好綜治維穩、外來人口管理,人民調解、法治政府建設等工作;推進好網格治理工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加強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村民自治,開展便民利民服務,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7.統籌轄區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根據賦權清單統一行使綜合行政執法權,整合基層一線執法力量,充分發揮屬地管理優勢,強化對轄區內執法力量的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負責轄區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網格化建設和管理工作。
8.完善黨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高基層自治水平;動員轄區內各類單位、社會組織和村(居)民等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9.負責編制本鎮財政預決算計劃,做好鎮、村(社區)的財務、審計以及鎮集體資產管理工作。
10.完成區委、區管委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年度總體工作和重點工作任務
2024年,我鎮圍繞鎮黨委“開啟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產業新城新局面”的部署安排,全面統籌拼經濟、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等各項工作,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績,為“千億產業新城,綠美生態潼湖”奠定堅實基礎。
1.聚力產業筑基,發展勢能全面激活。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全力攻堅中韓起步區、紅崗片區1500畝用地保障,推動4宗項目動工建設、13宗項目順利投產運營、70宗產業項目入駐平臺,帶動新增投資額超10億元。歷史首次獲批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鎮屬國有企業現金利潤同比增長134%,發展前景更加可期。
2.破題頭號工程,城鄉格局深度融合。以“全域統籌、多規合一”理念系統重構空間格局,率先完成全區首個鎮(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潼湖鎮鄉鎮建設規劃在全省第二批典型鎮建設規劃審查中獲得“優秀”等次,赤崗村、玳瑁村村莊規劃順利獲批實施,“一帶兩圈”布局加速成型成勢。
3.深耕惠民實事,民生福祉迭代煥新。集中力量辦成了大批群眾身邊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實現幫扶群體應保盡保、應幫盡幫。建成全鎮首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成一批長者食堂,公共服務更加普惠。系統推進“1234”文化工程,編印《潼湖印記》,修繕活化南嵩書室,建成全區首個革命歷史文化展覽館,文化自信更加堅定。活化利用橋下空間建成首個綜合文體公園,成功舉辦“村BA”籃球賽等賽事活動,文體生活更加多彩。完成6宗裸露地塊復綠,新增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空氣質量達標率提升至95.1%,綠美生態潼湖底色更加鮮明。
4.織密平安網絡,治理效能靶向提級。深化“平安潼湖”建設,常態化開展“日常巡查+夜間突查+監督復查”,布設三類智能視頻監控118路,電詐警情、刑事治安警情、八類嚴重暴力犯罪“三下降”。完成消防站標準化升級改造,持續提升消防站應急救援能力,火災事故保持“零死亡”。順利完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等關鍵時期維穩安保任務,社會安全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5.錘煉作風素養,行政效能系統躍升。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一步提高。扎實推進法治潼湖建設,嚴格執行重大決策法定程序,政府行政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率、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率均為100%。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保障工資足額發放、機關正常運轉;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高增長,增速排全區前列;美麗圩鎮“七個一”、兒童友好綜合文體公園、“功能復合型”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投用,鄉村旅游素材持續豐富并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糧食播種面積、產量位列全區第一,潼芯薯等新產品上市推出,鄉村打卡點投運并在權威媒體報道,鎮內各行政村經營性收入不低于20萬元/村,整體增幅進入全區第一方陣;爭取多項區級以上試點項目和榮譽,通過典型鎮村現場評定,省級中心鎮經驗做法得到認可。
二、績效自評情況
(一)自評結論
2024年,我鎮根據績效管理的要求,按照履職需要、項目資金需求,并按照有關要求和工作程序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報各項報告。同時,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從制度源頭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進行規范,較好保障了2024年各項工作的落實和完成,達到了預期目標。對照《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表》,我鎮認真地進行了自評分析,2024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綜合得分87.29分。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分析
1.預算編制情況(該一級指標滿分28分,自評得分為22.7分)。我鎮嚴格按照區財政國資金融局預算編制通知和有關要求,預算的編制符合本部門職責和區委區管委會的方針政策和工作要求,項目資金的使用能根據輕重緩急進行合理分配,公用支出原則上實行定員定額標準核定,確保機關正常運轉,并在財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內報送。
2.預算執行情況(該一級指標滿分42分,自評得分為36.59分)。我鎮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本鎮制定的財務制度和內控制度等有關財經法律法規。在執行財務管理和核算支出方面:一是按事項完成進度支付資金;二是執行資金管理、費用標準、支付符合有關制度規定;三是規范執行會計核算制度;四是重大項目支出經過評估論證和必要決策程序。在信息公開方面:工作合規、如期、一致,預算報告和決算報告均符合公開規范性指標。在制定制度方面:已制定財政資金管理、內部財務等內部控制制度,并能有效執行。在資產管理方面:一是辦公室面積和辦公設備配置均使用合規;二是嚴格執行《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符合資產條件的資產均及時入賬和錄入系統,并定期盤點,到期報廢的資產及時處置,做到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三是及時足額上繳資產處置收入,固定資產利用率大于90%。
3.預算使用效益(該一級指標滿分30分,自評得分28分)。我鎮明確了各項涉及財政工作任務的工作責任,確保鎮政府重點工作落實到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顯著改善,完成6宗裸露地塊復綠,新增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空氣質量達標率95.1%。生態環境穩步提升,啟動惠州市潼湖流域東岸涌水污染防治工程,完成17個自然村污水提質增效任務,東岸涌赤崗橋省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落實在建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整治“散亂污”企業14家。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建成美麗圩鎮“七個一”等18宗重點項目建設,完成“邊角地”硬底化391處,整治“三線”21.37公里,美化農房3175棟,完成配套支次管網建設60.16公里,新光西路(江南大道-潼湖大道)進入收尾階段,新光村、花果山村道單改雙圓滿竣工,增設公共停車位1173個。有效破除低效用地困境,完成土地流轉4623畝,新增耕地845.57畝,完成植綠超1.2萬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布設三類智能視頻監控118路。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產、消防管理等風險點,1035處安全隱患整改到位。完成消防站標準化升級改造,持續提升消防站應急救援能力,火災事故保持“零死亡”。建成全鎮首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成一批長者食堂。修繕活化南嵩書室,建成全區首個革命歷史文化展覽館。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充實。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從全年整體支出情況來看,我鎮財政資金支出效益總體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績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少數項目實際支出的進度慢于計劃的現象,部分工程項目實際已完工但未辦理結算,導致資金支付延遲。接下來,我鎮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項工作,一是加強預算基礎工作,嚴格預算執行,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準確性;二是加強績效管理工作,提升履職效果;三是在現行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基本框架上,繼續補充完善,把各項制度規范化、系統化、流程化,做到各項制度相對完整,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四是建議上級加強對鎮街預算編制和績效管理的業務培訓,提升鎮街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